刊登在《少年月刊》4月份的访问,因为篇幅的关系那是简缩版的,这里放上原文:
1)旅行,对你的意义有多大呢?
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作为大前提下,基本上旅行的意义对我而言那是无法测量的,因为那几乎是我可以为它花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的事。通过旅行,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至少跟你家前面的小花园差天共地),学习到各种事情(例如独立和问路技巧),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就会大胆起来)甚至领悟到非常棒的道理(家始终是最好的避风港,还有……如果想要考验友情/亲情,就一起去旅行吧)。一场旅行,对我来说就像是参加一个自我培训的课程,那是最真实的,直接的,活生生的经验。从中取乐,从中学习;从中思考,从中成长……旅行能满足我的一切学习需求。因为意义如此相当了不起,所以我自己定下这样的目标,一年一定要让自己至少上一堂这种实践课。(我忘了说,这里所谓的旅行,是自助旅行,不是那种三天两夜豪华巴士旅行团——它几乎可以奢侈地消耗掉我对旅行的期望。)
2)你怎样看待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对我而言分两种:实用和不实用。实用的旅游书,例如《夏天的太陽懶散到秋天--四個大學生的歐洲筆記》就是个很好的一本实用旅游书。里面记录了作者们旅游的心情还有重要的资讯,从食物谈到住宿,从省钱谈到玩乐,算是挺全面的旅游书(虽然不知道现在还适不适合用)。不实用的旅游书,也就是没有供给多少旅游资讯的书,大部分是以作者的心情和故事为主,例如《彳亍地平线》。不过,两种旅游文学都有相同功能,就是让读者看得心神向往,激发读者的旅行欲。就拿《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来说,我相信有不少人看完这本书后会有那么一股冲动要跑去希腊吧(也许度蜜月的地点就是那样决定下来的)。旅行文学往往很令我感动,无论是作者那分享资讯的好意还是他/她经历那一切的勇气,都让我钦佩。另外,旅游文学应该可以帮助促进旅游业吧……或者给造梦者们一点安慰。
3)你曾经写过一部山城的友情小说,对你来说男性间的友情是怎回事?
男生之间的友情,在我看来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动机显而易见,就是大家一起开心(这很重要,不能够一起开心的大概会比较生疏)。毕竟男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我见过哥们儿互相分享心里面的感受,几乎快要把整颗心都掏出来的那种;也见过(应该说,拥有)只能分享快乐,却从来不提及心事的好朋友(如果提及,大概会显得很奇怪和尴尬吧)。男生之间的友情总的来说是确实比不上女生细腻和主动。至少我是发现到,女生和女生交上朋友是非常容易和快过男生和男生交上朋友。不过据我观察,男生们一旦关系好了牢固了,也许友情就是那么一辈子的事了,巩固得惊人那种(如果没有金钱利益纠纷)。
4)在那里写作,会让你觉得灵感倍增?
这应该不是地方的因素,是环境的因素。冷风习习的阴天、狂风暴雨的雨天、气温冷却夕阳光亮的傍晚(仿佛沐浴在黄昏中)……都会让我有犹如置身于我自己的小说的场景的感觉(也就是那部山城故事)。我只要静静坐着走着,闻着咖啡香(或想象),穿上我的hand-made长袖浅蓝色毛衣(如果气温太冷风太凉),灵感自然会来。角色们的谈话,那画面犹如电影那样通通自然浮现在我脑海(当然啦,我倾向于那种场景的写作),而我只不过是个观众,记录下那些事情和故事。所以地方绝对不是问题,气氛和环境才是重点。
5)你觉得医学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关系吗?
是有那么一点吧。我阅读过台湾和日本的《白色巨塔》,它们都是把医院里的事件以文学手法呈现的故事。基本上两者之间我是看不出什么直接关系,医学是理性的,文学是感性的,如果一定要把两者关联起来,撰写医院的故事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撇开医学上理性的理论,我们还有医疗人员的情感可以以文学的手法表达出来——看尽生离死别人生百态的经验,不是挺动人的么?
6)你同意你的文字,是属于冷静派的吗?
从我一向少用感叹号的写作习惯来看,我认为是的。跟我的性格有关,也跟我的喜好有关,我一向冷静不轻易动气,也不喜欢感叹号所呈现出来的激荡效果——当我认为它被滥用的时候。从我的文章里是不常找到那些激情澎湃激昂的语气,它倾向于不带任何情感、平板和平静吧。
7)对你来说,写作去到最高境界时,是怎样的?
可以把读者吸进我的文章里头,然后再被读者吸进他/她的心里。当读者经历着一些事,到了一些地方,会突然想起我的文章甚至可以轻易地下意识地引用我的文章的一些句子和事件时,我认为那就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了,因为那内容完完全全被读者接收和消化,然后储藏在心里。那样对我而言就已经很足够了。
8)当初你与飞鱼在《少年》写专栏,你觉得那个书信式专栏让你感觉如何?
那是非常棒的通信经验,虽然刚开始的时候飞鱼对我而言很陌生和神秘。大家都似乎在试着调着自己的频率来沟通着。说实话,是第一次那么公开地让人看我和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是第一次那么公开地说自己的事情和观点,仿佛是在大庭广众一点一点地把自己曝露出来,很有新鲜感。当时,有时候想找个人聊天,对象和目的就变得很理所当然——嘿我在写稿哦,并不是单单写信给网友那么简单呢。那专栏其实也算是一种自我探索,通过和飞鱼通信我不断思考关于自己的很多事情,问了自己非常多的问题,因为希望能够传达更准确的信息。当然,人不可能把自己清清楚楚地弄明白,就像是永远不可能亲眼(不用镜子)看见自己的头顶那样。那样的发现虽然有一段时期令我很沮丧,但针对于那专栏所带来的满足感(有自己的专栏、交了个新朋友、发掘更深的自己……),感觉是非常好的。
9)口白与文字,你觉得那一种让你有更深的感触?
口白会比较让我有感触。文字无论再好,但和口白比较起来,仍然是口白最能直接地把讯息的感觉用最适合的语气和音调表现出来。就像一首歌那样,单凭歌词我无法对于那首歌的意境有感促和共鸣,但经过音乐和歌手带有情感的嗓音,那讯息和意境就能很轻易地打动我(有没有听过陈亦讯的《富士山下》?光凭歌词是很难让你有感触吧?)。所以,那些是是非非跟别人家的故事,我是比较喜欢用听的方式来接收(你知道的,诉说故事的人非常懂得控制语气和音调)——恨,我会恨得更深;感动,我也会感动得更深。
10)用一句话,给于喜欢写作的年轻朋友忠告。
就直接把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通通吐出稿纸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