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rticles. Show all posts

Sunday, June 12, 2011

食人泥

今天没有日出。天空只有厚厚沉沉的云,一副随时会下雨的样子。天空、大海和沙滩呈现蓝蓝的色调。这是个阴郁的早晨。

他站在远远的大路旁,看见整个沙滩只有妹妹独自坐在最靠近大海的沙上,让一排排的白浪一波接一波地打到她身上。因为海水退潮的关系,她坐得非常远,像世界尽头的化石般丝毫没有动摇,无言地迎着从世界的另一边吹来的风。

他去沙滩旁的茶室买了两杯热咖啡后,慢慢走向妹妹的位置。她又坐得更远了,他走了很久才终于来到她的身后。她的位置除了浪声和风声之外,没有其他声音。她的眼前只有没有边际的海水,在他看来那是什么都有却又什么都没有的前景。是什么样的伤痛把她推到如此荒凉和寂寞的境地?他无法想象。她什么都没有对他说。

喝完咖啡后,妹妹才开口说:“我们回家吧。”

“心情平伏下来了吗?”他问。

“已经没事了。”妹妹平静地说。“已经走出来了。”

快要离开沙滩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回头看。在远远的海上,有个人向他们挥手。由于实在是太远了,再加上那个人让他有非常模糊的感觉,他看不清那个人的样子。

妹妹也朝那个人挥手。她的脸没有任何表情。

回程的路上,他们没有说过一句话。妹妹看起来依然满怀心事,眼睛直望窗外快速掠过的景物。她真的已经走出来了吗?他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她反而是陷得更深了。

他想起他昨晚做过的一个梦。他在一座幽森的太古森林里惊慌失措地找妹妹。妹妹一个人迷失在那个弥漫着神秘雾气的森林中。她的声音从无法判断的方向传来,说:“没关系的,哥哥。我可以一个人走出这座森林,不要担心。这里是个危险的地方,要小心不要踩到食人泥。食人泥就像一只口,会把任何东西吞下化为养分来滋养这座森林。你看看这里的树,完全是靠食人泥吞下大量的人才长得如此茁壮。”

“你在哪里?”他高声问。

“我在食人泥的腹中。”

“你被吃掉了?怎么办?你怎么还能够走出这座森林?”

“这是我需要的过程。我已经走入太深了,唯有被食人泥吃掉才能出来。不用担心我。”

现在的妹妹以为她已经从那座困扰她的森林走出来了,其实她正陷在里面的食人泥腹中挣扎着,他一面开车一面这样想。

回到家后,妹妹无言地在客厅的沙发上闭上眼睛躺着。他知道她不是在睡觉。她只是在沉淀,让自己更加陷入那又湿又冷的泥土中。她就这样一直到晚上。出去吃晚餐之前,他在客厅上香给神明时还见她保持着一样的姿势。

吃完晚饭后,他打了一通电话给妹妹,问:“肚子饿吗?要不要吃东西?”

“很饿。”妹妹的声音平板地说。“但不用买东西回来。”

“不如我去买你最喜欢吃的那家云吞面给你吧。”他提议。

“不用,家里有很多东西吃。”

家里有很多东西吃?他疑惑地问:“家里有什么好吃的?”

“总之不用买东西回来,就这样。”她随即挂了电话。

他回到家后,妹妹已经换上睡衣在她的房里睡了。于是,他把全屋子的灯关上,早早上床睡觉。

他在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忽然醒来,正好听见外面开门的声音。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然后轻轻地把门关上的声音。一定是妹妹走出她的房间了。不久,他就听见外面铁门被拉开的声音,然后又被拉回去的声音。妹妹应该是走出去了。他立即起床走到窗口看,很好奇妹妹在这种时候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妹妹蹲在屋子门外的空地点火烧香。她的身体背向他,在地上插了一大堆的香,燃起一大缕白飘飘的烟。她低头凑过去,缓缓地围着那堆香转圈,双手在脸旁轻轻扇拂黑暗中的白烟,贪婪地做吸气的动作。她在干什么?他看着她那大幅起伏的肩膀吃惊地想。

她在充饥,他的脑海中浮现起这个想法。她面前的那堆香对她来说就是一场盛宴。家里有很多东西吃,她在电话说过。

她忽然停下闻香的动作。像太古森林的兽察觉到附近有人那样突然沉着下来,准备着反击或逃跑。

她知道我在看她,他屏住气息,直觉性地知道。

然后她猛然转身,斜眼看向他这里。他们隔着窗口对望了几秒钟。从她看他的眼神,他惊震地证实她不是妹妹。

那是完全陌生的眼神。她面无表情地站起身,再一次瞥了他一眼才走进屋里。

他明白了,真正的妹妹早已经被食人泥吃掉了。她最终在海上自杀,让其他的灵体占据了她的身体。跟他回家的妹妹待在客厅什么都不做,是因为不熟悉屋子的环境,不想做任何事露出破绽。她是趁他出去时才敢好好地探索她的新居,弄清楚她的身份、房间和用品。最后,相较于云吞面,香火才是她的正餐。

他听见铁门被拉开和关上的声音。他依然保持着一样的姿势,站在窗前盯着空地上那堆还在慢慢燃起白烟的香。她那老实不客气的脚步声,正在趋近他的房前——她知道没有掩饰的必要了。

而他的思绪却飘到昨天那蓝色的早晨。当时在那远远的海上,是妹妹在向我挥手告别。

她已经没事了,已经走出来了。

我怎么没有认出她呢?我怎么会把她一个留在那里呢?他的思绪停留在那个模糊身影的画面上,流着眼泪不愿回来。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圣诞礼物

他带着礼物来到餐厅,在靠窗的位子坐下等她。他的心情非常愉快,手轻轻抚摸着包得很有质感的礼物。他不在乎自己会交换到什么礼物,纯粹期待她对于收到他的礼物的反应。

不久,她来到餐厅了。他看了看她的手,发现她的手空空的。她在他的对面坐下,朝他轻轻微笑。

“先点餐吧。”他把礼物放在桌子上后说。这一举动同时暗示,你的礼物呢?

“也好。”她随即翻开桌上的菜单。“这里有什么好吃?”

“一定要点蘑菇汤。”他说。这是怎么了,是忘记带礼物吗?他在心里纳闷。

“我食量小,可不可以和你share着吃?这里的东西看起来蛮大份的样子。”她抬头问。

“没问题。”他耸肩。

“你来order吧。”她把菜单盖上。“我什么都吃,你比较挑食。”

他点了蘑菇汤、海鲜意大利面、pizza还有两份tiramisu

“为什么甜品不能share?”她扬眉。

“因为我很喜欢这里的tiramisu,不想要share。”他回答。

“嗯。我知道。”她点头,然后低头不作声,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接着,她吸了一口气,抬头说:“我把礼物漏在车里了,我现在去拿。”

“不用急,吃了东西才拿吧。”他赶紧道。“我的先交给你,你拆开来看看。圣诞快乐。”

她说了声“谢谢”,把礼物接过,然后小心地把礼物拆开。他欣赏着她拆礼物的过程,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礼物拆开后,是一只名表。她叫了一声:“怎么送这么贵的礼物!”

“我觉得你会喜欢。”他笑着说。是存了很久的钱才买到的,他心想。

她把手表戴在手上,开心地点头直道:“我真的很喜欢,谢谢!你为了买这个应该存了好几个月的钱吧?”

他有感觉到她的心简直快开出花朵。“你开心就好。”他摊手。

“你想知道我准备的礼物是什么吗?”她向他露出神秘的微笑。

“等我拆开时就会知道了。”他说。

“其实礼物早已经准备好,在这里。”她说。“想不想现在就拆开?”

蘑菇汤刚好上桌。“我们吃了再说吧。”他一见蘑菇汤就兴奋地说。“你一定要试这个,蘑菇的味道很浓郁!”

“好,吃完这一餐再说。”她微笑。

愉快地享用了正餐后,她摸着饱到撑起的肚子直呼:“好饱喔!”

“我现在期待着tiramisu呢。”他像个小孩那般笑着说。“趁着等甜品的时候,可以问你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吗?”

她扬眉,反问:“什么问题?”

他心里犹豫了一会儿。虽然他和她在很多人眼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有不少人觉得他们已经在恋爱,其实他对于她的私事和内心世界一点都不了解,也从来没有要越界的念头。他们只是单纯的好朋友,还没到交心的程度。就因为如此,他才对于自己要问的事情有点犹豫。

“你对阿泽有好感吗?”他开口问。

“啊?”她瞪眼。“为什么这么问?”

“阿泽他对我说,他对你很有好感,问我是不是已经和你在一起了。”他说。“我说没有,我们只是单纯的好朋友。”

“然后呢?”她双手托着头问。

“我觉得阿泽是个很好的人,如果你也对他有好感,或许可以考虑考虑他。”

“嗯。”她缓缓低下头,似乎正在认真考虑他说的话。“所以,你觉得我应该接受他?”她接着问。

“如果你也对他有好感,why not?”他摊手。

两份tiramisu在这时上桌了。她看了看自己那份,叹了一句:“我真的太饱了,不如我分你一半吧?”

他大口吃了一口tiramisu,笑着说:“好啊,再多也吃得下。”

吃完后,他心满意足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真饱。”然后,他向她伸出手:“我的圣诞礼物呢?”

她淡淡地微笑,说:“在车里啊。”

“你不是说过礼物就在这里吗?”

“那是开玩笑的,在车里啦。”她说。“我们走吧,你跟我去停车场拿车。”

付账后,他跟着她到停车场拿车。她在车里翻了翻,突然“哎呀”了一声:“天啊,我竟然忘记带礼物上车,真是不好意思!我下一次一定会补给你,真是很对不起!来交换礼物竟然没带礼物过来,我真是的……”

“没关系,没关系!”他忙道。只要你有收到我的礼物就好了,他心想。

“真的真的,对不起!”她一脸歉意地说。“那么……我们下次见吧。”

“再见。”他挥手。

“圣诞快乐。”

“圣诞快乐。”

他目送她把车驶走了。带着他的圣诞礼物。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短篇小说] 我的车在哪里?

鞋带松了。我蹲下身子把鞋带绑好。

现在的时间是接近凌晨两点。我刚刚和朋友看完一场电影,付了泊车费后正在停车场要拿车。停车场几乎都空荡荡地,很静。只有几辆车子零零落落地停放在眼前。一对男女正在上车,神情看起来有点疲累。女生坐好后就闭上了眼睛,男生懒洋洋地把车子启动了,然后驶向出口。车子的轮胎转弯的时候发出闷闷的摩擦声。

四周恢复寂静。我手持着停车票,依然站在商场的入口处。门口写着B2。我把车停在哪里呢?一时之间没有头绪。就在这时,一对父子从转角处走了出来。那父亲的神情非常焦虑。小孩子从父亲那壮阔的后背揽着他父亲的颈,看起来似乎已经累得完全无法走动,眼神也豪无生气,大概随时都可以睡着的样子。那父亲一看见了我就快步走向我这里,急着问道:“不好意思,请问你有看见我的车吗?我的车是黑色的Toyota Vios,车牌是WMY5646。”

“对不起,没有留意过。”我说。

“真是糟糕。我已经找了很久了,据说这里曾经有车子被偷的案例,不知道我的车是不是被偷走了。”

“会不会是把车子停在其他的楼层,自己忘记了呢?”

“或许吧。我得继续找车了,谢谢。”那父亲说完后就匆忙地走了。

仍然想不起车子停放的地点。只记得是在B2。我决定到处绕一绕,或许能够找到车也不一定。走了不到十秒,朋友的车出现在眼前。他摇下了车窗:“怎么还不走呀?”

“正在找车。我忘记了自己把车停在什么地方。”我摊手。

“这样子很危险呢,这个时候在停车场走来走去。上车吧,我载你绕一绕找车。”朋友说。

“不用了。这里车也没多少,很容易找到的。你看起来很累,赶快回家吧。”我拒绝。

“真的不需要我陪吗?”朋友问。

“你赶快回家休息吧。你真的看起来很累,连声音也没什么力气了。”我催促他赶紧回家。于是朋友踏下了油门,跟着刚刚经过的一辆车一起驶向出口。他们转弯的时候传来轮胎磨擦地板的尖锐声。

我的周围再次静了下来。这一次静得只听见夜的鸣声和自己的轻微呼吸声。四周仍然有屈指可数的车子停放着,不过就只有我一个人站在这偌大的场地上。没有其他人了。这些车子是谁的?车主什么时候会离开呢?无法知道。我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到处绕。

过了不久,朋友打电话来了:“车子找到了没?”

“还没。我想我是记错了地方吧。”我无奈地说。“希望不是被偷走了。”

“不会吧?我回来陪你吧——”

“不用了。啊我想起来啦,其实是停在B3啦,我真是没记性。没问题的,这一次我肯定找得到。”我撒谎。

“那就好。或许你按一下你车子的alarm,不就很容易找到车吗?”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立刻把车钥匙拿了出来,按下了警报。听得见车的警报器正在响,但是声音却听起来有点遥远。

“我似乎听见了alarm声哦。听起来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呢。”朋友说。“或许真的是停放在楼上呢,你赶快去找吧。不要关上alarm声哦。”

我立刻跑向楼梯,和朋友依然保持通话。“嘿,你知道吗?”朋友继续说,“这一间商场啊,之前是孤儿院喏。”

“为什么突然告诉我这个呢?”我一面上楼梯一面问。

“因为突然想起呀。我以前曾经住在附近,所以很清楚。那是一间很豪华的孤儿院,有非常大的足球场,可以租给人玩足球哦。孤儿院似乎拥有非常雄厚的资金,盖得挺漂亮的,也收留了非常多的小孩子。我曾经进去过一次,设备齐全得不得了,游泳池、图书馆、电脑室……都有喔。我当时心想身为孤儿住在那里也未免太幸福了吧?可是哦,那里的小孩怪怪的。全部的小孩子都感觉上非常阴郁。”

我来到了B3停车场,一眼放望。没有我的车。警报器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更遥远了。

朋友继续说:“然后呢,有一天凌晨,孤儿院的所有出口都被锁上了,宿舍四处被浇上火水,被人一把火烧掉了。结果所有小孩都通通死光了,状况实在惨不忍睹……”朋友的声音变小声了。

“喂,你是不是快要睡着了?怎么说话那么小声呢?”我说。我再次走到B2,警报器的声音又强了一些。我想一定是在B1吧。

“是吗?那我大声一些好了。”朋友说。“后来孤儿院被拆了,过了几年后就建了这一间商场。嘿,你听说过找车的人的事情吗?”

“没有。”我走到了B1停车场,仍然没有发现我的车。而且警报器的鸣声也似乎非常弱。到底,我的车在什么地方呢?

“就发生在这座商场呢,那件事情。话说有个女人,有一次晚上独自走在停车场要拿车时,发现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小孩子问她有没有看见他的车。黑色的Toyota Vios,车牌WMY5646。请问有看见吗?我已经找了很久了。那女人就说没有,然后就开车回家啦。她回到家后正在整理旧报纸和一堆莫明其妙出现在信箱里的传单时,赫然看见了一张寻人启事,要找的正是刚刚在停车场里遇见的男人呢。寻人启事上写着那男人于两个星期前在那商场的停车场失踪了。本来说好他先去拿车,太太则排队付泊车费。不过自那以后就没有再出现了。就那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我的心跳得非常快,心情非常焦虑。为什么我找不到我的车呢?警报器的声音到底从什么地方传来呢?

“那个女人联络了那男人的太太,告诉她说她在停车场遇见过那男人。但是那太太说,你一定是认错了,我的先生都已经失踪那么久了,如果还在那里,怎么说得过去呢?不会自己搭车回家或联络我吗?一定是认错了。那女人心想也对,毕竟从照片看起来绝对是一个精神正常的男人,不可能在停车场里面找车找两个星期还不回家。”

我回到了B2停车场,然后蹲了下来喘气。

“你还好吗?难道车子还没有找到?话说回来我好像听不见alarm声了。”朋友小声地问。“我还是回来看看你吧。”

“不要。你大概快要到家了吧?”我觉得头有点晕。警报器的声音似有若无。

“再转个弯就到了。”朋友说。“让我把事情说完吧。那女人虽然被说是认错人了,可是她对于自己认人的能力非常有自信。她坚信自己绝对不会认错人,那找车的男人一定是失踪的那个男人,只不过他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她就把事情写在论坛上了,讨论得很热烈。有网友自称也碰见相同的事件。也有网友说那间商场的人口失踪案其实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嘿,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呢……你还好吗?”

“很奇怪,我真的找不到车。”我无力地说。“你大概已经到家了吧?我要挂线了,电话好像快没电了。”

“好吧。如果找不到车,就直接离开停车场,搭车回家吧。车子可以明天再找啊。”朋友说,“那么,再见咯。”

“再见。”我沮丧地说。似乎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回到了商场的入口,坐在长椅上,仔细回想我进入停车场泊车的过程。完全没有办法,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已经过了多久,朋友又打电话过来了。

“嘿,我哥哥原来也像你那样,曾经在这个商场找不到车哦。”朋友的声音虽然听起来像是正在大叫,不过声量并不大。“我哥哥说,这些事有时候会发生的,就是眼睛被遮掉了嘛。明明车子就是在眼前,就是因为被遮掉的关系所以看不见。最重要是不要慌张啊,要不然就会像找车的男人那样,被带到那一个空间,永无止尽地找车喔。”

我立即无名火起:“你在说什么鬼话?在这种时候——”

“但我哥哥最终成功找到车子了啦。非常令人吃惊,找了一个小时多了,到头来车子原来一直在自己面前哦……”

“他怎么成功找到车呢?”我不耐烦地问。

“他说他当时心里——”朋友的声音消失了。

电话的电池已经耗尽了。我懊恼地站了起来,决定干脆走出去外面搭车回家。“喂!”身后传来了一把男人的声音。是警卫。

“这么晚了,待在这里干什么?”警卫粗声问。

“我找不到车。现在要走出去搭车回家了。”我无精打采地说。

“响个没停的alarm声是你弄的吗?”

“没错。可是我还是找不到车。”

“你的车是什么车?”

“银色的Nissan Sentra,车牌是WPD8411。”

“在B5啦,整层楼只有你那辆Nissan Sentra,响个没停吵死了!”警卫说道。

B5?怎么可能呢?那到底是不是我的车?无论如何,还是去看看吧。我连忙向警卫道谢然后赶紧走去按电梯钮。如果那真的是我的车就谢天谢地了。警卫见我正在等电梯,也就转身就走。他大概走了没几步,又回头叫我。电梯刚好到了,我望向他。他说:“把你的小孩背稳一些,他都快要掉下来啦。”

(全文完)

Thursday, June 11, 2009

生之狂想曲

我拖着梦的尾巴来到
似曾相识的案发现场

凶手在暗角和
疑犯在做春秋大
梦他们把证据带进梦的匙孔共赴
南柯
从此结案

微醺的我发现周公正沉沦在声色场所
他把我遗忘在巫山的舞台
他是背景
我是焦点我们一同共舞然后
放弃式地从山顶



突然很想看日落
拖着梦的尾巴的我疲倦地
独自沐浴在夕阳中我
一个人坐在沙滩上
目无表情地
眷恋着美梦

Saturday, December 22, 2007

村上春树在《村上朝日堂》里面写过,他是个非常挑食的人,肉类除了鱼和蛤类外其他都不太常吃。他偏好于清淡的食物,所以对于中国菜他也是接受不到。我看到那一段心想,你这样也叫挑食?当然也算是挑食,但我自问是比他更加严重。这当然不是以自豪的语气来说的,绝对不是那种很骄傲的语气说:“村上呀,你太逊啦”,我是以比较唏嘘的心情来说:“你这样已经比我好很多了”。所以请不要想象我叉着腰扬着眉喜滋滋的样子来看这一篇文。

应该没多少人会很高兴自己是个挑食的人吧,我想。不然也实在有点奇怪,会很高兴地说:“噢,这个我不吃,那个我也不吃”吗?至少我是怀有心虚的心情来说的。我觉得像动画片Ratatouille里面的Ego那类人绝对是异类,这个角色偏向于以偏食自豪的,而我也自问无法做得像他那样自豪。如果真的不是美食就不吃,那么不就是表示说餐餐都要吃美食?对于某些阶级人来说,如果不能够餐餐吃得到美食,那岂不是很可怜吗?我当然没有标榜“美食就是贵货”的意思,好吃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是贵的,也有很便宜的食材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在于食材的本质和厨艺好不好而已。对于那些有钱却又吃不到美食的人我深表遗憾。

我不吃一种东西,是因为真的不能吃。一旦放进嘴巴里,那食物的味道和触感会很迅速地刺激到我,让我立刻把那食物吐出来。我就算要强制吞下去也没办法,还是会有一股冲动要把那可怜的东西吐出来。如果把整个情况加以人性化,大概会是这样吧:那食物进了我的口里面,它的味道或质感刺激到我的身体了,仿佛有个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大刺刺地入门说:“我来啦~”那样。然后我身体的所有应战机能都突然间苏醒了:“啊,真讨厌,难道你不知道那家伙很不受我们欢迎吗?”,然后就“把它赶出去!”地让我把那食物赶快吐出来。那时候食道仿佛已经关闭了(“把大门关上!”),唯一能做的就真的是顺着那股力量把那食物吐出来。如果硬要吞下去呢?那就用些力吞呀,“哎呀讨厌啦~大家一起反抗那家伙呀!”,然后结果反而会更加狼狈地把东西呕出来。

我个人认为是我的身体误把那些食物当作是有害物质了,而且是误会非常深的那种。可是没有办法,我无法跟我的身体沟通,总不能一直喃喃自语:“你们要握手言好噢,它不是坏人哦……”,这样无论如何怎么想都不太像是正常的途径。所以说,如果问我要如何改善这个问题,那简直是很伤脑筋的问题,我不能说:“噢,就送去做DNA改造吧,说不定能改成什么垃圾都能吃哦”,什么跟什么嘛。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比较好。我不容易腻。就是说,就算每天吃差不多一样的食物我应该是比其他人更加自在。只要不是吃“那些不受欢迎的家伙”。解决方法可以是这样:今天就炒青菜,煲花生米汤和炒肉碎豆腐吧,明天就煮油菜,煲猪肉冬菜汤和煎鱼吧,后天?用回前天的菜单吧,挑食的人还想怎样呢?又不是皇帝。大概是那样。看,我都吃简单的食物呀。不用替我感到sorry,我觉得自在也就好了。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贪新鲜的反思

所以说人总是贪新鲜。就拿我来说我是人我很贪新鲜。有了新laptop就无论什么时候想要用电脑时就会第一时间先想到laptop。哦上网啊就用一下laptop买了不用也很对不住自己呀也很对不住laptop吧。就是这样也搬出一个看起来像是理由又不太有 理由的理由。喂要上网PC不就可以吗而且又不需要拆电话线。没有话可说了吧但为了某种原因某种坚持不用laptop上网仿佛就失去生命意义似的样子一个无得反驳的理由就得派上用场我喜欢呀。

没错我喜欢呀。反正没有防碍交通也没有防碍司法公正说得好像有人会在意似的),更没有阻住地球转。贪新鲜忘旧爱不犯法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道德吗不知道小学好像没教过中学就更不用说。道德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人定义好呢我贪新鲜你也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你贪新鲜我又未必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毕竟道德没有被定义好因人而异。就算说随地吐痰就真的不道德

随地吐痰不是不好吗也许有人会这么说。随地吐痰会把细菌传播出去别人或许会有机会感染到细菌不是吗但如果不吐出来要怎么办呢吞回去吗那么把痰吞回身体里面去好吗这样对自己道德吗我一时也说不上来你也许能给几个alternatives例如说把痰吐在tissue上然后丢进垃圾桶。但如果什么都没有呢一切就只有你、痰和空地呢当然不会有这样的事又不是well-controlled的实验我只是说说而已。

我以前很执着黑和白。就是所谓的是与非。一切简简单单好像警察一定抓坏人教师一定什么都懂那样那么absolute。可是就如我们目前所看的那样没有这回事。政府限制拍戏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警察的角色不能是反派但现实中真的没有反派的警察?(答案你知我知就好了什么呀换个角度来看不就是好的警察也存在只要这样想生活也许会比较开心虽然没有理想中那么完美。所谓完美也许真的不存在纯粹用来增加压力用来自慰请问你有没有听说过完美的压力呢又有没有听说过完美的自慰呢大概很少会接触到吧完美这个词其实也不完美呀还没完美到可以完美地形容所有词。如果你听说过那两个词如此被形容也很奇怪哦

所谓比完美更完美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既然完美还有什么比它更完美呢难道是在宣扬着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个理念吗什么跟什么嘛。所以我通常不会说完美很好不错呀这类听起来能够 被超越的词会比较安全。当然也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意思在但这不是比起什么比完美更完美”make sense英文的说法也很直接了当it couldn’t be better那样就够。虽然听起来好像目光短浅。

贪新鲜虽然说不上好还是不好至少贪得开心也就够好了吧。It couldn’t be better

Friday, November 30, 2007

没有名字的旅馆 3

1

雨下得非常细,雨声也很细。淅沥淅沥地。细得似乎可以穿透皮肤直接进入我的体内。打从下火车开始我漫游在这一个地方已经好几个小时了。氛围很沉重,大家都在忙着过生活,对于我的存在一点都不在乎,我似乎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样子,人们没有注意我。

我注意人们。瘦巴巴的几个小孩子排成一排毫无表情地朝墙壁小便。一个女人拿着酒瓶吹喇叭,自己喝着喝着嚎声大哭,剩余的酒倒头淋下。男人们皱眉似乎在谈着什么,然后又不说话了,各自望天花板。

身后闷闷地砰一声。吓了一跳的我转身看,约五岁的小孩面朝下躺在地上,永远都不会再动了。经过的人们没有任何反应,淡然走过那年幼的尸体。“雨点会把血迹冲掉噢。”似乎听见有人这么说。

听了这句话我张大了口。看着那小孩子被如此忽略掉。心里简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没多久看见救护车抵达,救护人员懒懒地把小孩子丢进了一个大垃圾袋里面。车子又呼呼地开走了。一滩血迹留在现场,人们也毫不在意地踏过血水继续忙他们的生活。我站在一边看了很久很久,知道那个人说的话是对的。

雨水真的会把血迹清洗掉的。然后那条街又变成干干净净了。没有人理会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大家都只在忙着过生活呀。

Tuesday, April 3, 2007

愿能代你发梦,不要思索,你要爱几多有几多

刊登在《少年月刊》1月号的《为梦施肥》原文:

我有很多梦想。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梦想它成为我们每天清早起床投入生活奋斗的理由(把睡眼惺忪的你从床上推下来)。梦想它让我们变得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坚强勇敢(拿起武器,然后深深吸一口气对抗你面前的障碍)。梦想它引导我们走向我们心中最美丽的乌托邦(你能想象暴风雨后的阳光洒在你脸上的温暖么)……当然,也有可能堕入深邃的无底洞(已经走不下去了么?要回头已经太迟了)。当然,对于只会把梦想深深埋在心底的人来说,他的一生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方向的航行(安安静静地坐在咖啡桌旁有时羡慕有时叹息别人的成功与失败)。

是的,我们都有梦想。每一晚我们拥着梦想的种子入睡,一次又一次期待着翌日它萌芽开花结果,希望总是在明天。不过很遗憾结果总是如此——大部分人都忘了要浇水施肥。

Lezheng's Interview Session

刊登在《少年月刊》4月份的访问,因为篇幅的关系那是简缩版的,这里放上原文:

1)旅行,对你的意义有多大呢?

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作为大前提下,基本上旅行的意义对我而言那是无法测量的,因为那几乎是我可以为它花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的事。通过旅行,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至少跟你家前面的小花园差天共地),学习到各种事情(例如独立和问路技巧),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就会大胆起来)甚至领悟到非常棒的道理(家始终是最好的避风港,还有……如果想要考验友情/亲情,就一起去旅行吧)。一场旅行,对我来说就像是参加一个自我培训的课程,那是最真实的,直接的,活生生的经验。从中取乐,从中学习;从中思考,从中成长……旅行能满足我的一切学习需求。因为意义如此相当了不起,所以我自己定下这样的目标,一年一定要让自己至少上一堂这种实践课。(我忘了说,这里所谓的旅行,是自助旅行,不是那种三天两夜豪华巴士旅行团——它几乎可以奢侈地消耗掉我对旅行的期望。)

2)你怎样看待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对我而言分两种:实用和不实用。实用的旅游书,例如《夏天的太陽懶散到秋天--四個大學生的歐洲筆記》就是个很好的一本实用旅游书。里面记录了作者们旅游的心情还有重要的资讯,从食物谈到住宿,从省钱谈到玩乐,算是挺全面的旅游书(虽然不知道现在还适不适合用)。不实用的旅游书,也就是没有供给多少旅游资讯的书,大部分是以作者的心情和故事为主,例如《彳亍地平线》。不过,两种旅游文学都有相同功能,就是让读者看得心神向往,激发读者的旅行欲。就拿《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来说,我相信有不少人看完这本书后会有那么一股冲动要跑去希腊吧(也许度蜜月的地点就是那样决定下来的)。旅行文学往往很令我感动,无论是作者那分享资讯的好意还是他/她经历那一切的勇气,都让我钦佩。另外,旅游文学应该可以帮助促进旅游业吧……或者给造梦者们一点安慰。

3)你曾经写过一部山城的友情小说,对你来说男性间的友情是怎回事?

男生之间的友情,在我看来是非常单纯和简单的。动机显而易见,就是大家一起开心(这很重要,不能够一起开心的大概会比较生疏)。毕竟男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我见过哥们儿互相分享心里面的感受,几乎快要把整颗心都掏出来的那种;也见过(应该说,拥有)只能分享快乐,却从来不提及心事的好朋友(如果提及,大概会显得很奇怪和尴尬吧)。男生之间的友情总的来说是确实比不上女生细腻和主动。至少我是发现到,女生和女生交上朋友是非常容易和快过男生和男生交上朋友。不过据我观察,男生们一旦关系好了牢固了,也许友情就是那么一辈子的事了,巩固得惊人那种(如果没有金钱利益纠纷)。

4)在那里写作,会让你觉得灵感倍增?

这应该不是地方的因素,是环境的因素。冷风习习的阴天、狂风暴雨的雨天、气温冷却夕阳光亮的傍晚(仿佛沐浴在黄昏中)……都会让我有犹如置身于我自己的小说的场景的感觉(也就是那部山城故事)。我只要静静坐着走着,闻着咖啡香(或想象),穿上我的hand-made长袖浅蓝色毛衣(如果气温太冷风太凉),灵感自然会来。角色们的谈话,那画面犹如电影那样通通自然浮现在我脑海(当然啦,我倾向于那种场景的写作),而我只不过是个观众,记录下那些事情和故事。所以地方绝对不是问题,气氛和环境才是重点。

5)你觉得医学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关系吗?

是有那么一点吧。我阅读过台湾和日本的《白色巨塔》,它们都是把医院里的事件以文学手法呈现的故事。基本上两者之间我是看不出什么直接关系,医学是理性的,文学是感性的,如果一定要把两者关联起来,撰写医院的故事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撇开医学上理性的理论,我们还有医疗人员的情感可以以文学的手法表达出来——看尽生离死别人生百态的经验,不是挺动人的么?

6)你同意你的文字,是属于冷静派的吗?

从我一向少用感叹号的写作习惯来看,我认为是的。跟我的性格有关,也跟我的喜好有关,我一向冷静不轻易动气,也不喜欢感叹号所呈现出来的激荡效果——当我认为它被滥用的时候。从我的文章里是不常找到那些激情澎湃激昂的语气,它倾向于不带任何情感、平板和平静吧。

7)对你来说,写作去到最高境界时,是怎样的?

可以把读者吸进我的文章里头,然后再被读者吸进他/她的心里。当读者经历着一些事,到了一些地方,会突然想起我的文章甚至可以轻易地下意识地引用我的文章的一些句子和事件时,我认为那就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了,因为那内容完完全全被读者接收和消化,然后储藏在心里。那样对我而言就已经很足够了。

8)当初你与飞鱼在《少年》写专栏,你觉得那个书信式专栏让你感觉如何?

那是非常棒的通信经验,虽然刚开始的时候飞鱼对我而言很陌生和神秘。大家都似乎在试着调着自己的频率来沟通着。说实话,是第一次那么公开地让人看我和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是第一次那么公开地说自己的事情和观点,仿佛是在大庭广众一点一点地把自己曝露出来,很有新鲜感。当时,有时候想找个人聊天,对象和目的就变得很理所当然——嘿我在写稿哦,并不是单单写信给网友那么简单呢。那专栏其实也算是一种自我探索,通过和飞鱼通信我不断思考关于自己的很多事情,问了自己非常多的问题,因为希望能够传达更准确的信息。当然,人不可能把自己清清楚楚地弄明白,就像是永远不可能亲眼(不用镜子)看见自己的头顶那样。那样的发现虽然有一段时期令我很沮丧,但针对于那专栏所带来的满足感(有自己的专栏、交了个新朋友、发掘更深的自己……),感觉是非常好的。

9)口白与文字,你觉得那一种让你有更深的感触?

口白会比较让我有感触。文字无论再好,但和口白比较起来,仍然是口白最能直接地把讯息的感觉用最适合的语气和音调表现出来。就像一首歌那样,单凭歌词我无法对于那首歌的意境有感促和共鸣,但经过音乐和歌手带有情感的嗓音,那讯息和意境就能很轻易地打动我(有没有听过陈亦讯的《富士山下》?光凭歌词是很难让你有感触吧?)。所以,那些是是非非跟别人家的故事,我是比较喜欢用听的方式来接收(你知道的,诉说故事的人非常懂得控制语气和音调)——恨,我会恨得更深;感动,我也会感动得更深。

10)用一句话,给于喜欢写作的年轻朋友忠告。

就直接把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通通吐出稿纸来吧。